液氨
一、物理指標:
中文名稱 液氨
英文名稱 Ammonia
中文別名 合成氨,無水氨
分子式 NH3
分子量 17.03
密度 相對密度0.6818
物化性質 無色氣體,有強烈的刺激氣味。
熔點 -78℃
沸點 -33℃
二、用途
液氨主要用于生產硝酸、尿素和其他化學肥料,還可用作醫藥和農藥的原料。
液氨在國防工業中,用于制造火箭、導彈的推進劑??捎米饔袡C化工產品的氨化原料,因為液氨在氣化后轉變為氣氨,能吸收大量的熱,被譽為“冷凍劑”,同時液氨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,所以在家禽養殖業中,被用于殺菌和降溫制冷作用。液氨還可用于紡織品的絲光整理。NH3分子中的孤電子對傾向于和別的分子或離子形成配位鍵,生成各種形式的氨合物。如[Ag(NH3)2]+、[Cu(NH3)4]2+、BF3·NH3等都是以NH3為配位的配合物。 液氨是一個很好的溶劑,由于分子的極性和存在氫鍵,液氨在許多物理性質方面同水非常相似。一些活潑的金屬可以從水中置換氫和生成氫氧化物,在液氨中就不那么容易置換氫。但液氨能夠溶解金屬生成一種藍色溶液。這種金屬液氨溶液能夠導電,并緩慢分解放出氫氣,有強還原性。例如鈉的液氨溶液: 金屬液氨溶液顯藍色,能導電并有強還原性的原因是因為在溶液中生成“氨合電子”的緣故。
例如金屬鈉溶解在液氨中時失去它的價電子生成正離子:液氨加熱至800~850℃,在鎳基催化劑作用下,將氨進行分解,可以得到含75%H2、25%N2的氫氮混合氣體。用此法制得的氣體是一種良好的保護氣體,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半導體工業、冶金工業,以及需要保護氣氛的其他工業和科學研究中。
氨氣和乙酸氣加熱至420℃,在催化劑作用下,合成乙腈。
三、中毒處置
氨進入人體后會阻礙三羧酸循環,降低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。致使腦氨增加,可產生神經毒作用。高濃度氨可引起組織溶解壞死作用。
中毒癥狀
液氨
1.吸入
吸入是接觸的主要途徑。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濃度報警信號。但由于嗅覺疲勞,長期接觸后對低濃度的氨會難以察覺。
(1)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、咽炎、氣管炎、支氣管炎?;颊哂醒首仆?、咳嗽、咳痰或咯血、胸悶和胸骨后疼痛等。
(2)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、閥門爆裂等造成。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。其癥狀根據氨的濃度、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。
(3)嚴重吸入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、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,可造成氣管阻塞,引起窒息。吸入高濃度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。
2.皮膚和眼睛接觸
低濃度的氨對眼和潮濕的皮膚能迅速產生刺激作用。潮濕的皮膚或眼睛接觸高濃度的氨氣能引起嚴重的化學燒傷。
皮膚接觸可引起嚴重疼痛和燒傷,并能發生咖啡樣著色。被腐蝕部位呈膠狀并發軟,可發生深度組織破壞。
高濃度蒸氣對眼睛有強刺激性,可引起疼痛和燒傷,導致明顯的炎癥并可能發生水腫、上皮組織破壞、角膜混濁和虹膜發炎。輕度病例一般會緩解,嚴重病例可能會長期持續,并發生持續性水腫、疤痕、永久性混濁、眼睛膨出、白內障、眼瞼和眼球粘連及失明等并發癥。多次或持續接觸氨會導致結膜炎。
急救措施
1.清除污染
如果患者只是單純接觸氨氣,并且沒有皮膚和眼的刺激癥狀,則不需要清除污染。假如接觸的是液氨,并且衣服已被污染,應將衣服脫下并放入雙層塑料袋內。
液氨事故
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,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分鐘以上。如在沖洗時發生眼瞼痙攣,應慢慢滴入1~2滴0.4%奧布卡因,繼續充分沖洗。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,又容易取下并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,應取下隱形眼鏡。
應對接觸的皮膚和頭發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。沖洗皮膚和頭發時要注意保護眼睛。
2.病人復蘇
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污染區,對病人進行復蘇三步法(氣道、呼吸、循環):
氣道:保證氣道不被舌頭或異物阻塞。
呼吸:檢查病人是否呼吸,如無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氣,
循環:檢查脈搏,如沒有脈搏應施行心肺復蘇。
3.初步治療
氨中毒無特效解毒藥,應采用支持治療。
如果接觸濃度≥500ppm,并出現眼刺激、肺水腫的癥狀,則推薦采取以下措施:先噴5次地塞米松(用定量吸入器),然后每5分鐘噴兩次,直至到達醫院急癥室為止。
如果接觸濃度≥1500ppm,應建立靜脈通路,并靜脈注射1.0g甲基潑尼松龍(methylprednisolone)或等量類固醇。(注意:在臨床對照研究中,皮質類固醇的作用尚未證實。)
對氨吸入者,應給濕化空氣或氧氣。如有缺氧癥狀,應給濕化氧氣。 如果呼吸窘迫,應考慮進行氣管插管。當病人的情況不能進行氣管插管時,如條件許可,應施行環甲狀軟骨切開術。對有支氣管痙攣的病人,可給支氣管擴張劑噴霧,如叔丁喘寧。 如皮膚接觸氨,會引起化學燒傷,可按熱燒傷處理:適當補液,給止痛劑,維持體溫,用消毒墊或清潔床單覆蓋傷面。如果皮膚接觸高壓液氨,要注意凍傷。